
行政院長宣布要發消費券每人三千六百元,
我認為這又是一個沒經過大腦的笨政策,當然可能又有許多人會很開心,
但這很明顯的是很沒有遠見的決定,只是一個譁眾取寵的短視決策!
救濟是必要的,但多數人們真正的需要的不是這樣的救濟!
是工作機會和工作的待遇,更需要的是努力付出之後的成長和發展!
值此金融風暴期間,大家都亂了方寸,
好像都忘了歷史上留下來的老智慧,忘了美國在經濟大蕭條時的羅斯福總統!
值此非常時期正是創造非常成就的機會啊!
1929年10月24日,美國爆發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。
一周之內,美國人在証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達100億美元,
農場主為了銷毀“過剩”的產品,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。當時紐約流行一首兒歌:
“梅隆拉響汽笛,胡佛敲起鐘。華爾街發出信號,美國往地獄裡沖!”
曾是紐約州長的羅斯福,於總統選舉期間,驅車巡視全國,
失業民眾的貧困慘狀和悲憤絕望的目光令他極為震驚。
他到邁阿密演說時,一個精神崩潰的失業者狂呼著“快要餓死的人太多了!
衝出人群,舉槍對羅斯福開火。
幸好有人推擋了一下,他才沒被擊中,卻把身邊的芝加哥市長打死了。
這不但沒有激怒他,反而更堅定了羅斯福力挽狂瀾,救民於水火之中的決心。
推出了一系列被稱為“新政”的挽救措施。
如整頓金融體系、解決企業危機、復興工業、推行失業養老保險、
實行社會救濟制度、調整住房政策、抑制壟斷資本、發展水電、提高勞動者權益等等。
新政大大緩解了經濟危機,穩住了社會動盪,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。
在實施“新政”過程中,羅斯福當然把環保工作糅了進去。
如展開公共工程建設、失業救濟工作、扶助農民等措施,都包含環保成分。
他和他的主要助手霍普金斯都認為,
除了確實沒有勞動能力的人,決不能由政府動輒施捨,
這只會把人變成毫無尊嚴、等著救濟的懶漢。
因此必須以工代賑,由政府出資興建大量公共工程,為失業工人提供就業崗位和勞動機會,
並提升他們的技術能力,其推動的建設除了公路、機場、電力、水庫等,
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成立全國性的民間自然資源保護隊,即當時的環保工作隊。
民間自然保護工作隊先後吸收了150萬人,為國家種植了740多萬英畝森林,修建了近20萬英畝的國有公園。
美國有史以來全部公私造林成果中,有一半以上是民間自然資源保護隊種植的。
而這些參與工作並得到技術提昇的人員在風暴過後,也都回到各自的家鄉繼續他們專業的發展…
其成果不但把美國從經濟大蕭條的地獄拉回人間,更將其一步一步推上超級經濟強國,
長期維護著美國的生態環境,並為子孫後代繼續造福。
時代不同羅斯福總統的智慧我們當然不能照單全收,但對於他所留下來的經驗和智慧,
馬總統的團隊,還有立法諸公們,
應該多加研究和思考,以作出有遠見、而對的事啊!
不想談政治,又不得不憂心國家啊!